滑雪作为一项极具魅力的冬季运动,近年来在国内的热度持续攀升。洁白的雪道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在山间展开,滑雪者们脚踏雪板,如灵动的音符在其上飞驰跳跃,畅享着风驰电掣般的快感,尽情释放着激情与活力。无论是追求刺激的极限爱好者,还是渴望亲近冰雪的初学者,都能在滑雪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。
然而,在滑雪运动风靡的同时,其背后潜藏的安全风险却犹如阴影,不容忽视。
滑雪安全绝非小事,它关乎每一位滑雪者的生命健康。在高速滑行过程中,一旦失控摔倒,身体极易与雪道、障碍物发生猛烈碰撞,骨折、颅脑损伤等严重后果可能瞬间降临。这些伤痛不仅会给伤者带来巨大的身体折磨,还可能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,让他们对滑雪这项运动望而却步。
从滑雪产业的宏观角度来看,安全事故频发无疑是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。负面消息的传播,会使潜在的滑雪爱好者心生顾虑,抑制滑雪市场的进一步拓展。滑雪场若事故不断,不仅声誉受损,还可能面临法律纠纷、经济赔偿等诸多难题,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,从装备制造到旅游服务,无一能独善其身。所以,唯有筑牢安全防线,才能让滑雪运动的魅力尽情绽放,让更多人毫无顾忌地投身其中,畅享冰雪乐趣。
在 2022 年雪季,国内各大滑雪场事故频发,安全形势严峻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在东北、华北地区的 50 家主要滑雪场,就发生了各类事故共计 300 余起。其中,骨折事故多达 120 起,伤者多为手腕、脚踝、肋骨等部位骨折;因摔倒导致头部猛烈撞击引发脑出血的重伤事故有 60 起,救治后仍有部分人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。
2023 年雪季,滑雪事故数量并未显著减少,安全隐患依旧如影随形。与上一年度相比,国内滑雪场事故总数略有下降,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,约为 250 起左右。其中,因滑雪者之间碰撞引发的事故占比进一步上升,达到 40%。
雪道是滑雪者的 “舞台”,但倘若这个舞台存在瑕疵,便极易引发事故。雪道的坡度是关键因素之一,过陡的坡度会让滑雪者加速过快,难以掌控。高级道的坡度通常在 30% 以上,在这样的陡坡上,滑雪者的速度能瞬间飙升,一旦技术不过关或稍有分心,便可能如脱缰野马般失控摔倒,造成重伤。
雪道的平整度同样不容忽视。若造雪后未能精细平整,雪面上出现凸起的硬块、沟壑或冰面,滑雪板滑过时极易颠簸,使滑雪者失去平衡。曾有滑雪者在滑行途中,因雪道上一处未处理的冰块,雪板瞬间被卡住,人则向前飞扑出去,重重摔在雪地上,导致手腕骨折。
此外,雪道上的障碍物更是 “定时炸弹”。防护栏、标识牌若设置不合理,或被积雪掩埋部分,滑雪者在高速滑行时很难及时察觉躲避,碰撞事故便一触即发。还有一些滑雪场在雪道边堆放杂物,也给滑雪者带来了潜在危险。
滑雪者自身的不当行为,是事故高发的重要诱因。许多初学者尚未熟练掌握刹车技巧,便贸然上中高级雪道,面对高速下滑时惊慌失措,无法有效减速,只能任由身体失控。部分追求刺激的滑雪者,肆意在雪道上超速滑行,完全超出自身操控能力,一旦前方出现突发状况,根本来不及避让。
违规变道也是常见的危险行为。有些滑雪者为抄近路或心血来潮变换路线,不观察周围情况,极易与其他正常滑行的人相撞。在雪道交汇处,若不遵循先后顺序、抢道先行,碰撞事故更是频频上演。据统计,约 30% 的事故源于滑雪者之间的碰撞,这些碰撞不仅造成骨折、擦伤等外伤,还可能因头部猛烈撞击引发颅脑损伤,危及生命。
滑雪装备堪称滑雪者的 “战友”,若装备不给力,关键时刻 “掉链子”,后果不堪设想。滑雪板若是质量欠佳,在滑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板刃断裂、固定器松动等问题。板刃断裂会让滑雪者瞬间失去抓地力,在高速下滑时方向失控;固定器松动则会导致雪板与鞋底分离,人在雪道上摔倒后,雪板还可能如 “暗器” 般继续滑动,撞伤他人。
头盔作为最重要的护具,其质量和佩戴方式至关重要。一些劣质头盔无法有效缓冲撞击力,在头部遭受冲击时形同虚设。而即便头盔质量过关,若佩戴不规范,未调整好松紧度,在摔倒时头盔移位,也无法给予头部周全保护,致使头部受伤风险大增。
护腕、护膝、护臀等护具,若尺寸不合适、防护性能不足,同样难以在摔倒时起到缓冲作用,身体各关节部位极易受伤。曾有滑雪者佩戴的护腕过松,摔倒时手腕依旧直接着地,造成骨折,长时间行动受限。
滑雪者作为滑雪运动的核心参与者,自身技能与素养的高低直接关乎滑雪过程的安全与否。在踏上雪道之前,充分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。提前进行系统的滑雪技能训练,是降低风险的关键。初学者应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,扎实学习基本的站姿、刹车、转弯技巧,掌握在不同坡度雪道上的滑行方法,切不可急于求成,贸然挑战高难度雪道。
了解并严格遵守滑雪场的规则,是每一位滑雪者的基本义务。熟悉雪道的标识、信号灯含义,遵循先后顺序,不抢道、不插队;在雪道交汇处、缆车上下口等人员密集区域,更要保持高度警惕,注意避让他人。同时,掌握必要的自救与互救知识至关重要。学会在摔倒时正确的缓冲姿势,避免头部、颈部等要害部位受伤;若遇到他人受伤,能及时施以援手,进行简单的止血、包扎、固定等急救操作,为后续救援争取宝贵时间。
滑雪过程中,始终保持量力而行的态度,不超越自身能力极限。根据当天的身体状态、雪道状况合理调整滑行计划,若感到疲惫或状态不佳,应及时休息调整。并且,保持专注是安全滑行的核心,摒弃分心行为,全身心投入到滑雪运动中,时刻留意雪道变化、周围人员动态,提前预判潜在危险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滑雪装备是滑雪者的 “亲密战友”,其质量与适配性直接影响滑雪安全。在选择装备时,务必精挑细选,确保每一件装备都能为自己的安全保驾护航。滑雪板要依据个人身高、体重、滑雪风格来挑选,材质优良、工艺精湛的雪板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与操控性,同时要定期检查板刃、固定器是否完好无损,避免出现松动、断裂等隐患。
头盔堪称滑雪者的 “生命护盾”,务必选择符合安全标准、质量可靠的产品,其内部结构应能有效吸收撞击能量,减轻头部受到的冲击力。佩戴时,要调整好头盔的松紧度,确保稳固贴合头部,不晃动、不移位,为头部提供全方位的保护。
护腕、护膝、护臀等护具同样不可忽视,它们能在摔倒时缓冲身体与地面的撞击力,降低受伤风险。根据自身需求与身体尺寸,挑选防护性能佳、舒适度高的护具,穿戴时保证位置准确、贴合紧密,让每一次摔倒都能得到有效缓冲。
滑雪服不仅要保暖、防水、透气,其合身程度也关乎滑行安全。过于宽松或紧绷的滑雪服,都会影响动作的流畅性,增加摔倒的几率。选择时,试穿多件,找到最适合自己身体形态与滑雪动作的款式,确保在寒冷的雪道上行动自如,无拘无束。
滑雪安全,关系到每一位滑雪者的生命健康、家庭幸福,也影响着滑雪产业的兴衰。滑雪者需以技能与素养为羽翼,在雪道上量力而行、遵规守纪;装备要精挑细选、正确使用,成为坚实护盾。滑雪场作为承载欢乐与梦想的场地,应精心雕琢每一处雪道,强化巡逻救援,播撒安全知识。只有各方携手共进,筑牢安全防线,才能让滑雪运动在安全的轨道上飞驰,让更多人领略冰雪世界的无穷魅力,畅享滑雪带来的激情与欢乐,使滑雪产业蓬勃发展,成为冬季一道永不褪色的亮丽风景线。